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67章(2 / 2)

&esp;&esp;康熙原本犹豫,他确实属意将温宪再嫁给博尔济吉特氏。一来,博尔济吉特氏和爱新觉罗氏自古以来便用通婚、结为两姓之好的习俗;二来,温宪到底还算年轻,他也不愿女儿孤苦一生。

&esp;&esp;偏这时候,蒙古那边传来消息,康熙的三公主,和硕端静公主,先前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,传来因病故去的消息。

&esp;&esp;康熙便彻底中止了再嫁温宪的心,他的女儿虽多,但是长到成年的女儿却没有多少,难道要看着女儿们一个个都折在蒙古吗?

&esp;&esp;于是他便应予温宪,温宪在五台山祈福了好多年,直到康熙驾崩,她的亲兄长胤禛即位,加封为固伦公主,她才再度被接回到紫禁城中。

&esp;&esp;此时的温宪白发远胜黑发,看起来比胤禛还要年长几岁。她在五台山吃斋念佛多年,已习惯一人,回来后长居公主府,嫌少入宫,宴会也是从来不去,只偶尔和幼姝通信。

&esp;&esp;如今慧安能帮她的姑姑温宪请出山,让在场的众人吃了一惊,有些新入宫的小丫头很少听说这位公主,听说温宪公主自幼聪慧、饱读诗书,才华不逊于当今圣上,心里便很是叹服,深觉能得公主的教导是三世之幸。

&esp;&esp;温宪博学多才,她这些年在五台山更是翻遍了书籍古典。又因年岁渐长、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跌宕起伏,反而心中更加通透,大道至简,往往对于书中道理一语中的,又出口成章,让听课的宫女们都纷纷入迷,不自觉忘了时间,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,还意犹未尽,只恨不得再听一会。

&esp;&esp;连华妃听说温宪公主出山讲课,都连忙把年幼的四格格送过来,甚至有一些王公大臣,也上旨请求太后和皇上,允许自家女儿能进宫听学。

&esp;&esp;温宪的侍女见状很是惋惜,劝道:“公主何不只给四格格和贵女们讲课?如今公主拒了那些大臣送子女进宫的请求,好生得罪人,且给宫女们讲课多有失身份。”

&esp;&esp;温宪并不生气,娓娓道来:“众生平等,书本面前何有高低贵贱之分?那些王公贵族的女儿们并不缺名师教导,不过是想博个在宫中得过教导的好名声罢了,并非是想真心学习,这便与我的本意相违背了。”

&esp;&esp;侍女羞愧的低下头,以后不敢再多言。

&esp;&esp;温宪头日进宫讲学的时候,幼姝特地郑重邀请她去承乾宫一聚,她很是感激:“慧安胡闹,难为你竟愿意应下这件事,虽然半个时辰不长,但是每三日便要一讲课,实在是辛苦你。”

&esp;&esp;温宪的身子并不好,她是自幼从娘胎里带来的弱症,年轻时又大病一场,险些没救回来。这些年虽用名贵药材仔细调养着,可身体还是一日一日的败下去。她每日服用的汤药比进的膳食还多,身上常年带着一股药味。因此,虽然一来一回都坐在马车上,加起来花费的时间不到两个时辰,可温宪回府时,额间便满是汗珠,要好好休息一会才喘过气来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